2020年10月8日 星期四
大腸瘜肉-小時候的大腸癌
大腸瘜肉-大腸癌的小時候
網友Q問:什麼是大腸瘜肉?
志典醫師:
大腸瘜肉是大腸黏膜膜增生造成的病灶,主要大多是增生性瘜肉(hyperplastic polyp)以及腺瘤性瘜肉(adenomatous polyp)這兩大類,其他種類的瘜肉相對少見。腺瘤性瘜肉在經過10~15年之後,就有變成大腸癌的可能性,因此也可以說是大腸癌的前身。雖然在大腸鏡的鏡頭下(註解1.),80%以上的瘜肉可以用外觀作為大致性的區分,但無法完全確定是屬於哪一種細胞型態,因此只要看到瘜肉,原則上一律切除,送交病理化驗。
|
最常見的瘜肉長這樣 |
|
增生性瘜肉 |
|
還是增生性瘜肉 |
|
躲在大腸皺褶後面的瘜肉,一個不小心就會漏掉 |
|
腺瘤性瘜肉 |
網友Q問:大腸瘜肉切除會不會痛?有沒有什麼的併發症?
志典醫師:
大腸是沒有痛覺神經的,因此切除瘜肉不會有痛覺。不過在過程中,大腸鏡可能需要打入較多的空氣,可能稍有腹脹的感覺。
至於切除瘜肉的併發症發生機率低於百分之一,主要包括出血、破孔兩種。其中有柄瘜肉(pedunculated polyp)在底部有一條供應瘜肉生長的血管,在切除的過程中可能因此造成出血。針對這類瘜肉,醫師會建議病人使用內視鏡金屬止血夾做預防性的止血。
另外針對較大的瘜肉,或者所謂扁平瘜肉(sessile polyp),建議使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(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, EMR)或內視鏡粘膜下剝離術(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, ESD),才能將瘜肉做完整的切除。這類的瘜肉切除屬於難度較高的技術,必須經由熟練且經驗豐富的醫師操作,才能將出血、破孔併發症的機會降到最低。
以下是典型的瘜肉切除:(polypectomy)
|
前方看到一顆瘜肉 |
|
伸出瘜肉切割環(snare)把它像套圈圈一樣圈起來 |
|
電燒切除,留下一個小小的潰瘍 |
|
用內視鏡止血夾夾起來,避免穿孔 |
這個例子瘜肉雖然很小,切口也沒有流血,但切面稍微深一點點,志典醫師還是用止血夾處理了,安全為上。
網友Q問:瘜肉切除後如果有使用內視鏡止血夾,夾子留在身體裡面會不會怎麼樣?
志典醫師:
內視鏡止血夾雖然會暫時停留在腸道裡面,不過經過兩週左右就隨著黏膜的代謝而被排出體外,因此不用過度擔心。止血夾排出的同時,黏膜也已經癒合,不會有出血、破孔的問題,達到安全切除瘜肉的目的。
註解1 : 我們的腸道黏膜微血管較容易吸收光線中的藍、綠光,由Olympus公司研發的新式大腸鏡大多配有NBI(Narrow Band Image)技術,可過濾掉紅光,讓藍綠光顯影更清楚,用來閱讀微血管的走向分佈(pit pattern),藉此判斷瘜肉是否已經癌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