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臟不跳怎麼辦 - 一個團隊合作的成功案例
更新日期:3月 7
這是一個團隊合作的成功案例
說在前頭:
我相信這是個有分享價值的例子,所以會有一點點醫學名詞在裡面,但大家應該還是可以看得懂。
一個重大手術的成功,手術本身只佔了一部分,更重要的是整個團隊的默契與互相支援。這位病患治療的成功,靠的是一整個團隊將近十多個人的通力合作。麻醉科、心臟外科、大腸直腸科兩組人馬、心臟內科、麻醉科術後快速恢復小組(ERAS team)。對於大家全力的支援,除了感謝,還是感謝。
這是一位47歲的男性病患,本身心臟功能非常差。有多差呢?我們可以想像一個47歲的壯男,身體裡面居然有一顆比99歲老人家還要差的心臟。心臟輸出量差就算了( LVEF 18% with generalized hypokanesia),左心室還有一個4公分大的血塊(thrombus),只要這個血塊從心臟跑出去,跑到腦血管,就會中風; 跑到手腳,就會手腳壞死截肢; 跑到腸子血管,就會腸壞死。簡直就是心臟疾病大亂鬥的一個病人。
在這樣一個軀殼裡面,居然還裝得下低位直腸癌這個疾病(rectal adenocarcinoma, 3cm above anal verge)。 ”或許是上天給我的考驗吧。“ 我不禁這樣想。
在分院做過放射治療跟術前化療之後轉到本院。我們開始了術前的檢查。的確,狀況跟分院醫師告訴我們的一樣糟。
心臟內科建議,趁放射治療的等待期間(註1)趕快吃抗凝血劑,看看有沒有機會讓心臟的血塊溶掉。於是我們跟病人溝通,先讓他回家吃藥,之後再過來醫院手術。 沒想到病人回家之後,藥只吃了一半。
帶著一大塊完整的心臟血塊回來追蹤,還樂天的說,“我覺的應該還好吧?”,志典醫師除了傻眼之外也莫可奈何。但放射治療等待期已過,再不開刀腫瘤說不定開始準備慢慢變大了,將錯過保留肛門的黃金時期。
"我們還是做手術吧!但心臟的風險你必須要完全了解,這是生與死的分別。" 我無意嚇唬病人,但這是事實。誰都不希望手術成功但病人醒不過來。
病人住院之後,會診了心臟內科、心臟外科、麻醉科,大家約定好時間,共同對病患做說明。包括術中可能遇到的風險、防範措施、發生問題的解決方法,可能的後果。
詳細來說,大腸直腸科找齊了兩組人, 包括兩位主治醫師,兩位總醫師,一位住院醫師。心臟外科及內科說明了心臟風險性及葉克膜的隨時準備。麻醉科說明了術後快速恢復的流程,預防措施、術中心臟血塊的監控,心律不整相關處置。大張旗鼓只為了病人可以手術順利。
手術開始了,大家小心翼翼,各司其職,嘴巴不忘兩句玩笑話,緩解緊張的氣氛。
終於結束了。心臟沒有心律不整,心臟血塊沒有跑出去造成中風,葉克膜準備著沒用到(但是兩位心臟外科總醫師隨侍在側)。
而手術是成功的。
術後一個禮拜,在調整完抗凝血藥的劑量之後,病人順利回家了。心裡的大石頭終於放下。
“彷彿白了兩根頭髮。” 我想
團結合作,讓今天這位病患的得到了最好的醫療成果。特別感謝麻醉科S、L醫師,心臟外科W、H、L醫師,大腸直腸科J、J、L、C醫師,還有其他幫忙大小事情的住院醫師們。當然也別忘了旁邊迅速支援的流動刷手護理師們。
也許這才是醫療價值的展現吧!
術前大家各司其職,做最好的準備
註1 : 直腸癌術前的放射治療等待時間約8~12週,這段期間腫瘤都還有機會持續縮小,可以讓保留肛門的機率上升。